三国时期,风云变幻,英雄辈出,谋士们在这场乱世角逐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。提到三国谋士,人们往往首先想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、郭嘉的奇谋大略,然而,有一位谋士却常常被忽视,他的才能与贡献丝毫不逊色于上述诸位,他就是鲁肃。
鲁肃,字子敬,临淮郡东城县(今安徽定远)人。在大众的印象里,鲁肃或许只是一个忠厚老实、不善谋略的老好人形象,这很大程度上源于《三国演义》的艺术加工。但在真实的历史中,鲁肃深谋远虑,目光如炬,是东吴政权得以稳固和发展的关键人物,堪称三国最被低估的谋士。倘若他不死,三国的历史或许真的会被改写。
豪爽仗义,慧眼识英鲁肃出生于东汉末年的一个士族家庭,自幼丧父,由祖母抚养长大。他生性豪爽,乐善好施,且对天下局势有着敏锐的洞察力。当时,天下大乱,群雄并起,鲁肃深知乱世之中人脉和资源的重要性,于是他不惜变卖家中田产,将所得钱财用来赈济穷人,结交豪杰。凭借这种豪爽的性格和慷慨的行为,鲁肃在当地积累了极高的声望,身边也聚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朋友。
展开剩余81%周瑜担任居巢长时,听闻鲁肃的大名,便带着数百人前来拜访,并向他借粮。鲁肃家中有两个粮仓,每个粮仓都储存着三千斛米。他毫不犹豫地指着其中一个粮仓说:“就把这个送给你吧!” 如此豪爽的举动,让周瑜大为惊叹,他深知鲁肃绝非寻常之人,两人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。后来,周瑜将鲁肃推荐给了孙权,这一推荐,彻底改变了鲁肃的命运,也对东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榻上献策,远见卓识鲁肃初见孙权时,就为其献上了著名的 “榻上策”。当时,孙权继承父兄基业不久,面对江东这块地盘,虽有雄心壮志,但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却有些迷茫。鲁肃与孙权在榻上促膝长谈,为他分析了天下大势:汉室已不可复兴,曹操势力强大,短期内难以与之抗衡。孙权眼下应先稳固江东,然后趁着北方多事,西进夺取荆州,以此为根基,形成与曹操南北对峙的局面。待时机成熟,再称帝以图天下。这一战略规划,与诸葛亮的 “隆中对” 有异曲同工之妙,而且鲁肃提出 “榻上策” 的时间比诸葛亮的 “隆中对” 还要早几年。它为东吴制定了长期的发展战略,犹如一盏明灯,为孙权指明了前进的方向。
力主抗曹,促成联盟建安十三年(公元 208 年),曹操统一北方后,挥师南下,荆州刘表之子刘琮不战而降。曹操顺势而下,意图一举吞并东吴。此时,东吴内部一片慌乱,以张昭为首的众多大臣主张投降曹操,认为曹操势力太过强大,东吴难以抵挡。在这关键时刻,鲁肃挺身而出,坚决反对投降。他对孙权说:“众人皆可降曹,唯独将军不可。我等投降,尚可谋得一官半职,而将军投降,又将置于何地?” 这番话直击孙权内心的痛点,让孙权坚定了抵抗曹操的决心。
不仅如此,鲁肃还提出了联合刘备共同抗曹的策略。他深知刘备虽然此时实力较弱,但有关羽、张飞等猛将,且素有贤名,在荆州一带颇得民心。孙刘两家联合,不仅可以增强抗曹的力量,还能利用刘备在荆州的影响力,稳定荆州局势。于是,鲁肃主动前往江夏,与刘备会面,并促成了诸葛亮出使东吴,最终孙刘联盟得以建立。赤壁之战中,孙刘联军以少胜多,大破曹军,曹操退回北方,从此无力短期内再次大规模南征。这场战役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初步格局,而鲁肃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顾全大局,“借” 出荆州赤壁之战后,刘备向孙权提出借荆州的请求。对于是否出借荆州,东吴内部意见不一。
许多人认为荆州战略地位重要,不应轻易借给刘备。但鲁肃却有着更为长远的考虑,他主张将荆州借给刘备。在他看来,曹操虽在赤壁战败,但实力依然强大,仍是东吴的心腹大患。刘备此时尚无立足之地,若将荆州借给他,一来可以让刘备在荆州发展势力,作为东吴的屏障,抵挡曹操的进攻;二来可以巩固孙刘联盟,共同对抗曹操。从长远来看,这对东吴是有利的。在鲁肃的坚持下,孙权最终同意将荆州借给刘备。这一决策在当时看似冒险,但实际上却为东吴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间和战略空间。刘备得到荆州后,以此为基础,西进益州,势力逐渐壮大,成为曹操在南方的一大劲敌,从而分担了东吴的军事压力。
英年早逝,东吴折翼然而,天妒英才,鲁肃在公元 217 年因病去世,年仅四十六岁。
鲁肃的死,对东吴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。他在世时,凭借着卓越的战略眼光和高超的外交手段,维持着孙刘联盟的稳定,为东吴营造了一个相对有利的外部环境。他去世后,东吴内部主张对刘备强硬的势力逐渐占据上风,孙刘联盟开始出现裂痕。最终,吕蒙白衣渡江,袭取荆州,关羽败走麦城被杀,孙刘联盟彻底破裂。
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,亲率大军东征东吴,爆发了夷陵之战。这场战役使蜀汉和东吴两败俱伤,严重削弱了两国的实力,让曹魏坐收渔翁之利。如果鲁肃不死,以他的大局观和对形势的准确判断,或许能够避免孙刘联盟的破裂,三国的历史走向也可能会因此而改变。
鲁肃,这位被历史低估的三国谋士,以其豪爽的性格、卓越的战略眼光和坚定的政治立场,在东吴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他的 “榻上策” 为东吴制定了宏伟蓝图,他力主抗曹、促成孙刘联盟以及 “借” 荆州等一系列举措,深刻影响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。
倘若他能长寿,继续辅佐孙权,或许东吴能够在三国争霸中取得更为有利的地位,三国的历史也将被改写。然而,历史没有假设,鲁肃虽然过早地离开了人世,但他的功绩和智慧,依然值得我们在千年之后去探寻和铭记。在三国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,鲁肃理应拥有属于自己的璀璨光芒。
发布于:江苏省道正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